•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注册
  • |
  • 登录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登录|注册

  • 首页
  • 排行
  • 赛事
  • 入深圳记
  • 资讯
  • 邻家
  • 520微咖大赛
  • 睦邻文学奖
  • 华文擂台
  • 作者文库
  • 城市文库
  • 类型文库
  • 全网作品
  • 参赛作品
  • 封面文章
  • 海选入围
  • 决赛入围
  • 520周冠
  • 获奖作品
  • 赛事动态
  • 参赛须知
  • 大赛留言
  • 媒体报道

赛事动态

2015年评委王国华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发布人: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5/9/30 11:20:27  点击:21150

1、《再见,固戍》     段作文

“离这里最近的工业区在107国道旁,好些厂房都年久失修,低矮破旧,要么改装成了别的行当,要么空着。”还有,主人公所在工厂因为上游的钟表厂倒闭而没了生意,这些都是大背景。打工者是这个洪流中的浮萍,所有经历都非自己可以把控,但心境却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感受而不同。这篇跌宕起伏的典型的打工文学作品,将群体性迷茫通过个体的感受准确描述了出来,堪为本阶段经典作品之一。强烈推荐。


2、《从深圳到石节子村有多远》     婉君

表面上是清淡,下面涌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爱情、事业、梦想等。笔法有点像民国期间的废名和无名氏。故事是深圳的故事,但这样的笔法在深圳火热的氛围内似乎是个异数。提名这样一篇作品,可以丰富社区文学大赛的种类。


3、《深圳改革开放纪念物》     伟彬  

股票、撰稿人证、工作证、BB机、边防证、加薪通知书、暂住证,这些词汇在打工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而作者将这些整体组合起来,却比一篇小说来得更真切、带着血丝;比诗歌来得更厚实,贴着地面。它符合我对一篇好的社区文学的想象:平实、纪实。在我看来,朴拙也是优秀文笔的一种。这组作品每一个故事(纪念物)后面都有人的身影,即作者本人。因此,这些纪念物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而是个人化的,且有代表性的物品。


4、《龙华笔记》     孙海涛

这组诗歌从内容选择上讲,写龙华,不再是常用的、表象的地点或景物,而是深入到更具体入微的生活,药片、雾、落花、雨,以及更远的故乡的山和芦苇荡。其实这种日常化写作让作者跟龙华的关系更贴近了——它是一个龙华人的内视。从文笔上看,“我可能在礁石上滑失也可能/俯身摸见了海水”这类文字比比皆是,词句的信息量够大、文字的延展力也不错,属于比较成熟的诗歌。


5、《布吉城寨》     张夏

一个地方是否引起关注,地域、建筑只占一小部分。首先是这里的人,其次是这里的历史,再次是围绕这里的人和历史引起的话题。这些东西才会使一个地方被恒久关注。布吉地方不大,建筑曾一度混乱不堪,但这里的人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和记忆,这便有了可以从各个角度切入的话题。张夏用小说作家的文笔,用带着体温的文字,写下了这些相对丰富全面的感受,给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布吉的文本。挺好。


6、《消失的电梯》   游利华

写中长篇小说,可以老老实实讲故事,写小小说和短篇小说最好有隐喻。否则小小说成了段子,短篇成了“故事会”。我从头至尾就把本文中的电梯当成了叙述中的一个道具,一个隐喻(如同结尾那个消失了的钟,忽然插进来的人物“刘半仙”),它的问题解决与否,和美国订单解决与否,同等重要又同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本文必需的元素,让一个短篇承载足够多的信息,让小说更加丰满,让这篇小说要表达的生活更加多元、真实。


7、《十张边防证》     东篱

如果我说,每一张边防证都有一个无奈甚至屈辱的历史,也许绝对;但把边防证当成美好记忆的,却一定不多。如同粮票布票一样,它们都是历史的疤痕。这段历史过去了,却不应该被忘记。作者这篇文字从个人经验推及边防证的带有若干共性的故事,还算不错。只是文字有点短,内容似还可以再丰满些。期待作者通过其他方式弥补一下。推荐先。


8、《比比李奇幻历险记——写给我们的女儿》      笑笑书生  

当年读梁实秋翻译的《彼得潘》,惊艳于其想象之奇特;再看前几年拍的电视《巴拉拉小魔仙》,感觉也就是那么回事。其实,它们并无高低之分,我女儿喜欢小魔仙,与我喜欢彼得潘乃异曲同工。孩子的判断与我们的判断不同,但或许更重要。我要说的是,应该鼓励大家多写一些纯粹“传播正能量”的童话。它们的想象力可以给孩子们奠定一个根基,他们渗透的价值观可以给孩子一个基本的认知。当然,前提是文本要顺畅、耐读。笑笑书生做到了。


9、《下等车厢》     陈雁  

虽然没有“下等车厢”这样一个词汇,但社会阶层客观存在的不平等,已经将人以及与人有关的一切事物分为了三六九等。“下等车厢”是社会洼地,得以接纳各个阶层,各种生存方式。它们在这里汇聚、碰撞,容易看到各种矛盾。作者没有明着写矛盾,而是写“启发”。其实,这里的启发,本身就是矛盾,与主人公生活认知的矛盾。和谐车厢内的冲突极具画面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多样、复杂。


10、《祝你生个大胖小子》     清如海兰

是不是在很多人心里,都存在着这么一个错过(甚至连真正的错过都算不上的错过)? 是不是每个错过,都是最无法触碰的记忆?像一块疤,不摸的时候痒,摸了以后会疼。 是不是每个错过,都只在年轻的时候发生?过了三十岁,每一个事件都不可避免地牵扯上利益和算计。 是不是所有的错过,都脆弱得经不住追问?因为追问后,发现还是自己已经拥有的那些东西最踏实?让你重头再来,你还是会让错过的错过……


11、《奇葩处处在》    郑荣

一篇好的小说,文字最好有张力有弹性。而这篇并无弹性的小说却能吸引着我一步步读完,恰说明文字有各种可能。拿作品的第一部分举例,如果没有结尾几段,前面绝大多数的描写像流水账,而陈娟婚前表态的四个条件,峰回路转,一下救活了前面所有的文字。另外,我对作家的专业背景抱有期待,余华做过牙医,阿乙做过警察,郑荣也有医学背景,作者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总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体现出来,而这些专业知识比春秋大义更有意义。


12、《舌尖上的诗》     李双鱼 

李双鱼的日常化写作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 我看重这些蔬菜及植物后面的信息量——即阅历和情感。双鱼通过几个词句的组合,将一个个情节告诉我们。使用文字堪称娴熟。应该说,国内这样写作的诗人不在少数,但深圳寥寥无几,而双鱼又是较出色的一个。


13、《以舞入道》     刘菡萏

信仰危机这个词已经很俗套了。但信仰问题,心灵的皈依问题始终困扰着都市里的人。深圳题材电影《亲爱的》中,一群寻子的男男女女一起拍手高喊“鼓励鼓励鼓励”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几乎是深圳独有的某种方式。刘菡萏的《以舞入道》敏感地抓到这个“点”。在全民下意识地信仰“金钱教”的前提下,我同情乃至理解任何尝试。尽管他们最终会以各种方式被曲解打击,但谁能给我们哪怕是暂时的止痛?


14、《历史纪实:皇岗公园今昔》     道长

深圳的历史还很短,一个公园及其所在社区的历史更乏善可陈。道长能挖掘出这么多东西,说明很多事物也许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这篇文字成功地把一个社区写活了。忽发奇想,如果有人能静下心来一个公园一个公园,一棵树一棵树地写下去,凑成一本书,也许比那些宏大叙事模式的整理更有意义。宝安有个作者徐志鹏,在沙井寻访古井,写了一百多口井,我还在报纸新闻版面上为其连载过。徐志鹏和道长都属于有担当有坚持民间记录者。


15、 《【系列散文】病区——始于疾病,止于思想》      张谋  

这个世界上,两个地方可以改变人生态度:一个是病房,一个是监狱。其实,一根扎进脚掌上的木刺就能改变人的想法,让一个安静的人变得狂躁。人类之脆弱略见一斑。我们这些幸福的、平静的人平时接触最多的大概就是病房,可惜,很多感慨随着病愈出院而烟消云散。张谋用这么长的文字表达这么多的想法,说明他沉进去了。沉浸、自拔之间,世界已经变了……


16、《楼道口》     骚风 

邻居也许貌似是我们最熟悉其实往往是最陌生的一个人群。人们常说的“邻家小妹”应该是三四线城市或者乡村的“邻家”,跟深圳这个一线城市完全不搭界。作者骚风将这个“陌生”呈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观察力不可小觑。本文好看,耐读。推荐。


17、《龙华,短歌行》     蒋志武  

除了叙事诗,诗歌多是断断续续,若隐若无的情绪,“辗转漂泊的青春/我学会了在返回的车轮之中停歇”,“青春就甩在流水线上/谁愿意搬走,谁就写下名字”,这些断断续续的思绪,在志武的笔下,汇聚成了一条河,这里面有对故乡的怀恋,有对现实生活的描摹,有对未来和过去的打量,我将之归纳为漂泊心态。即便作者是无意识为之,而这种情绪却击中了我。因此,深圳的很多异乡人都从这些诗句中多多少少找到自己的一点影子……


18、《生存》     十十

对十十的小说一直抱有期待。她的作品充满了烟火气——不成器却有了外遇的老公,不修边幅的家庭主妇,叛逆的女儿,仿佛身边随便拽出一个人,一个家庭来,就能对上号。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能吸引着读者耐心地读完,就在于其烟火气。如果把十十的小说收集起来,凑成一本集子,就是一幅当下深圳生活的风情画。既不居高临下,也不矫饰。是真正的、素描式的风情画。 期待将来有那么一天看到这样一本集子。


19、《涂超美的个人历史》     谢端平  

逃港是深圳人的痛点,也是一个时代的痛点。本地学者和作家们以此为题材,写过不少文字,但特别有影响的不多(甚至没有)。本篇小说也算其中之一,文中主人公涂超美逃港成功,后回乡创业。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的原始积累就靠这些真真假假、鱼龙混杂的投资者完成的。在这些人中找出典型性人物来似乎不难。本篇文字塑造的这个典型人物还算完整,但文字稍嫌粗糙了些,还需打磨。


20、《三城小记》      七里老塞

深圳人的公益情怀在全国大概都是一流的,资助或收养贫困家庭中孩子的事例也不鲜见。这个题材不错。塑造的主人公方洋飞温暖、完整,堪为深圳公益人物的代表。不足之处是小说味道太浓,特别是作为反面人物的秘书,显得有点为反面而反面。


相关

  • 2019年度邻家币兑换须知
  • 2019年评委张军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19年评委孙勇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19年评委欧阳德彬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19年评委王元涛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19年评委朱铁军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19年评委郭建勋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19年评委刘洪霞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19年评委费新乾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2019年评委朱正安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我要发表
大赛评委> 大赛作者>

第四届“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

第三届“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

第二届"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

首届"睦邻文学奖"颁奖典礼 >>

阅读分类

  • 小说
  • 诗歌
  • 散文/游记
  • 城市浮世绘
  • 长篇连载
  • 微创作
  • 纯虚构
  • 非虚构
  • 文论
  • 戏剧
  • 同题/征文
  • 非首发作品
  • 新类型

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欢迎邻家新人夜上阑珊!她从湖北一回到深圳,就写了二首诗及一篇文章发在邻家。施霞是一位非常勤力的写手。《一棵孤独的树》这首诗,开篇略感压抑,如“我独自站在那里,站成一棵孤独的树”,这句诗中好就好在一个“站”字,让人开篇就有一种读下去的欲望。但当读下去却又豁然开朗,这首诗又并非是一首只写孤独的诗,或许写的是爱情,或许写的是亲情,“我的心啊,等成果实,盼着你来采摘”,这句诗眼就非常之妙,能打动人心!

方华吉 评《一棵孤独的树》

2019/12/9 21:23:35

施霞小妹是我湖北乡党,她是深圳市作协会员,我们是在市作协安排的凤凰、张家界采风之旅认识的,施霞是一位网络写手,写过长篇,文笔颇佳,故我向她推荐了邻家网站,没想到她很快就在邻家注册并发文章了。文中的汪明山我是熟悉的,因我的祖籍也是鄂州市鄂城区,她写的汪明山离我老家汀祖也就五公里路程,所以读她的文章有一股归乡的亲切感。施霞在文章中用较多的笔墨写了在装修新房过程中的亲情友情,朴实自然,感情真挚,特赞之!

方华吉 评《这个冬天很温暖》

2019/12/9 21:02:10

看完这篇文章,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冷和难受。不错,亲戚是一帮有爱有温暖的好亲戚,让人在冬天遇到暖阳,可是“我”婆家的做法就有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新媳妇回来,不说住新房子,但新被子还是要置买一套的吧,这倒也罢了,更难以容忍的是,结婚第五天,老公就对怀孕四个月的“我”拳打脚踢,想想都觉得可怕,如何能与他度过20年的委屈岁月?文章对亲戚亲情叙事方面略为平实,如果加上一些感情色彩,感染力会强一些。

梦晴 评《这个冬天很温暖》

2019/12/9 15:05:26

遇到好的风景,还要遇到好的人,才算相得益彰,对得起旅行的热情、期望与所花费的精力、金钱。现在祖国大地,大江南北,好风景不少,被人糟蹋的地方也不少,视觉的餍足,往往伴随着心灵的煎熬。国庆在丽江,固然也感受到了餐饮、住宿等服务水平的提高,但也见识了个别同胞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丧失了诚实和朴素,做些不该做的小动作,让人不禁心生鄙视。祈愿这个国家,土地干净,风景秀丽,礼仪葳蕤,人文昌盛,庶几可称文明国度。

笑笑书生 评《旅行散记》

2019/12/9 11:07:35

有亲人和亲情,是人们活着的理由,也是幸福的保障。不过,你那个结婚第五天、对怀孕四个月的你拳打脚踢的老公,实在是让人无语。我倒建议,你应该勇敢地把那段省略的“一万个委屈二十年的艰辛岁月”写出来,这些内容本身就具备了建构优质非虚构作品的特质。

笑笑书生 评《这个冬天很温暖》

2019/12/9 10:56:33

欢迎新作者的到来。在寒冷的冬天读作者的文章,心里有许些暖意。眼看临近春节,在深圳打拼的人,往返于异乡与故乡之间。其实有很多的无奈,也身不由己。文章虽短,蛮喜欢作者的文风,看似聊天的语气,字里行间无不露出亲情、乡情与友情。按理说修房子是大事情,都应该亲力亲为。但又舍不下在深圳打拼的事业,一个人有这么多的亲人真好。有他们的支持,能让作者能好好打拼。哈哈,喜欢文章中的三奶奶,会喝会打麻将,蛮有生活气息。

春风妙语 评《这个冬天很温暖》

2019/12/9 9:06:55

作者不仅是美食家还是旅行家。通过在旅游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记录人性的光芒与善良。在江西寒冷的冬天,六十多岁的阿奶雪中送炭,引他们进屋烤火,还免费给姜汤喝。果农免费让他们摘橙子品尝。婆婆待游客如亲人,服务周到。在草原上体贴入微的司机,让游客在自家吃到价廉正宗江西菜。后来作者己经回深,求他帮助被宰的20位旅客。受作者引导,帮助邮轮上下游客改正浪费食的确缺点。心存善念,计较少包容多。会遇到更多美好

春风妙语 评《旅行散记》

2019/12/5 12:32:34

一口气看完,行文如涓涓细流,叮咚作响,演奏出一曲优美的乐章。整篇文章有情有景,有文学有生活,有见识有思考,把丽江的诗意、古朴、美好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向往不已。如果没去过,说不定就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曾经去过两次丽江,过度的开发,丽江已经很商业化,现在脑海里只残留着古城里的”灯红酒绿、人流如织"的记忆,真的怀疑,难道我之前去的是假丽江?

梦晴 评《人间净土——丽江城的日与夜》

2019/11/26 11:41:52

最早去丽江是2004年的事情了。之后再去过一次,却远没有第一次那么令人刻骨铭心。当然现在的丽江早已不是那时的丽江了。那时的丽江是静谧的、诗意的、带有异域风情的,它很神秘,也很古朴。但身处其中,又处处能感受到热情和天性之美。无论是万神园还是洛克故居,无论是茶马古道还是束河古镇,都令人向往。

江飞泉 评《人间净土——丽江城的日与夜》

2019/11/26 10:47:35

好舒服的文字,一见如故,再见倾心。风穿过北方,经襄阳,过长沙,穿清远,到深圳。不仅仅是美,还有气场有底蕴。今夜龙华上空,有一颗量子卫信。

大明府 评《故乡风吹晒布路》

2019/11/24 21:08:23

飞泉今年很高产,一篇孩子又一篇孩子滔滔不绝地生,羡慕,嫉妒。记得在图书馆南书房参加一次活动时,跟赵老师打过照面,很平静和气的一位长者;朋友圈里也见过他的书法,清润可人。在飞泉笔下,赵老师不但是个杂文家,同时也是个深圳主义者——高攀一句,跟我一样。他的《深夜记》,是关于深圳的文字,“既有二三十年前的历史画卷,亦有当下的风情拾遗”,见秦人风骨,见深圳情怀,让我忍不住想一读为快。另,谢谢飞泉提到我的名字

笑笑书生 评《见秦人风骨,见深圳情怀》

2019/11/19 16:33:58

总之,道是无然却有然,读不懂的人就如读不懂的诗一样,太深奥了就不是草根,小鱼总浮在水面上,要是能沉就不会直白这么简单了。诗不是深藏的专利,我们普通凡人也可以可学学诗仙诗圣去面朝黄土,仰望天穹,发发内心感叹有何不可?大鱼大肉可入席,难道青菜萝卜就不入味?营养学里面粗茶淡饭也有一课,本以草根多发力,为何不可叹几句,来深三十近三十,往来无常莫怨人!

文缘 评《磋砣》

2019/11/19 15:12:59

家弟非常精进,写了这么多的词。我基本上没写过词,但我非常喜欢读。要写好一首词,很不容易。平仄,韵律。每句子中包括了许多的典故,要积累很多的知识才写得好。年轻人能把词也得炉火纯青,除自身努力,想必也受到家人的潜移默化吧。从家弟这首词中,让我读到了弟弟的大婚举办在国庆之际,广东与湖南人结为伉俪,郎才女貌。这首词作者对弟弟与弟媳衷心祝愿,愿他们百年好合,早生宝贵子。这也是作为双方父母与亲人美好的期待。

春风妙语 评《沁园春•贺弟弟大婚》

2019/11/19 9:59:53

再看这首关于父亲的作品,内心难免联想到前几日连续看的电影《偷自行车的人》《小鞋子》和《草房子》,里面形形色色的父亲就是我们熟悉或者陌生的那一个。父亲是经常被我们忽略的人,关于母亲的文字浩如烟海,而对于父亲的书写,仿佛被遗忘一样。但我们知道,父亲是更加不会表达的那一个,他对你的爱是和母亲一样的。于是,我看到作者笔下罗列父亲的好,但作者却无法真正代替父亲感受到生命的疼生活的苦。

江飞泉 评《​父亲,我喊不出你名字里的疼》

2019/11/15 10:12:17

虽然文字有些稚嫩,但还是有蛮多可取处。其一就是质朴的情感,通篇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纷繁意象,反而释放了一种直白纯朴之美,譬如,关于学校宿舍的校友,本身就带有校园里质朴的特质,这种回忆总是令人记忆犹新,且非常美好。作者应该非常年轻,有着令人艳羡的年龄资本,意味着有更多见证生活美妙的机会。于是,想建议下,多写写身边的事物,身边的人,身边的风景。

江飞泉 评《白昼流星(外三首)》

2019/11/15 10:02:18

最新打赏阅读更多>>

深圳老亨 打赏了 《深圳,你欠我一场雪》1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登田心社区“无名山”》1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我无力平衡秋天的真实》1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阳光打在油画村墙上(组诗)》1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装修小记》1000邻家币。

深圳老亨 打赏了 《城市精神决定城市品格》1000邻家币。

广东
深圳市
县区
街区
社区
小区
省区选择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华文擂台 子虚国
城市选择
县区选择
街区选择
社区选择
小区选择

分享到:

手机版 |  邻家公约 |  游客便利 |  联系我们 |  会员权利 |  帮助中心 |  建议留言

Copyright ©2016 邻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4]0415-115号 备案号:粤ICP备14014385-1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30402001030